1、需降低預聚體粘度
(1)優選預聚體的合成溫度;
(2)將多元醇加入到異氰酸酯中;
(3)增加攪拌;
(4)控制反應速度到較慢的程度;
(5)使用正確的[wiki]催化劑
(6)嚴格控制原料中的水分含量,水分的含量應低于0.05%;
(7)制備預聚體時應在酸性條件下進行。
2、變黃問題
(1)添加使用抗氧劑或紫外線穩定劑;
(2)使用脂肪族異氰酸酯。
3、NCO比理論值低
(1)有水進入反應體系;
(2)比例不對;
(3)異氰酸酯有損失;(4)堿性造成的副反應
4、NCO比理論值高
(1)反應時間太短;
(2)催化劑用量不足或催化劑不適當;
(3)反應溫度太低;
(4)比例不對
5、氣泡產生原因
(1)水進入反應體系;
(2)脫氣不完全;
(3)混合攪拌不合適;
(4)在澆注時卷入氣泡
6、如何干燥主要原材料
(1)將多元醇放入高溫、真空、攪拌、具有震動的設備中干燥;
(2)鼓干燥氮氣干燥
7、反應速度太快
(1)堿性太高;
(2)催化劑量太多;
(3)提高溫度太快(每增長10攝氏度,釜中壽命縮短2倍)
8、反應速度太慢
(1)催化劑量不足;
(2)反應溫度太低
9、提高耐磨性
(1)使用適當的主要原材料,特別是硬段材料;
(2)使用Teflon添加劑
10、提高低溫柔順性
(1)使用較高分子量的聚醚多元醇代替聚脂多元醇;
(2)使用PTMEG代替PPG
11、提高耐高溫性能
(1)使用高性能的原料成份,特別是擴鏈劑和異氰酸酯(如HQEE、PPDI);
(2)使用最穩定的抗氧劑
12、如何提高壓縮永變
(1)使用適當的主要原材料;
(2)使用三官能度的擴鏈劑;
(3)采用較高的NCO指數;
(4)優化混合溫度;
(5)使用三官能度異氰酸酯
13、如何減少能量吸收
使用具有線性聚合,不形成支鏈并形成良好硬段性能的原料
14、如何制得透明的PU
(1)降低硬段的結晶性(合適的加工條件和/或用特殊的擴鏈劑);
(2)改變NCO%;
(3)打亂硬段有序度
本文由東莞競擇聚氨酯樹脂有限公司編輯整理,轉載請注明出處www.umaimisa.com謝謝合作。